为什么投资?创业必须要搞定这三件事

风险投资,是一个即便明知充满变数,也必须殚精竭虑、高瞻远瞩的行业。
 
如果你投了十个项目,其中只有两个成功了,也算功德圆满,这便是“二八定律”,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所发现,并经历一个世纪验证的经典投资法则,它还有一个名称叫不平衡原则,这隐含着另一个残酷的事实:
在投资界,80%的公司没有机会染指那仅有的20%的成功。
 
《为什么投你:一线投资人解密创业与投资的逻辑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近30位最优秀的国内一线投资人的故事,
书中分为投资策略、投后管理、投后风格三个部分,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书中提到的创业者必须知道的三个投资常识。
 
  投资策略:看人还是看事
 
投资人李潇曾在德勤做过审计,在甲骨文做过BD、战略、政府关系,还在初创美资企业做过市场、产品,直到第四份工作才误打误撞进入君联,开始投资人的职业生涯。2015年,他选择离开君联资本,与刘二海、戴汨一起创办愉悦资本。
 
李潇所坚持的投资理念是对创业发自内心的热情,对创业者的同理心和尊重。他把自己所投的每一个项目都当作自己的创业。他最享受的是一个公司无论发展到任何阶段,创业者都会与投资人一起沟通,共进退。
 
在选择投资对象时,李潇更倾向于一直在某个领域研究、沉淀的团队,而非因为看到一个好的模式或者趋势就跟风的创业者。
 
例如李潇第一次见途虎养车网的CEO陈敏时,当时的途虎养车网刚刚搬完家,陈敏带着一群小伙子光着膀子在仓库搬轮胎。
 
陈敏最早是卖汽车保险的,第一家创业公司卖的是汽车上的雨刷等汽车零件,而后从卖轮胎一路延伸到汽车后市场服务。这个团队让李潇感受到踏实务实的同时,更多感受到的是每个员工对工作的热情。
尤其是创始团队成员间有多年的了解,信任度高,忠诚度高。难能可贵的是即使这个团队刚开始发展,就能够把整个运营管理想得非常清晰。这对于李潇来讲,更值得他投资与支持。
 
 投后管理:做舵手还是副驾
 
投资人彭创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专业,在外企工作4年之后去耶鲁读了MBA。毕业后,彭创原本想创业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,但是圈内人告诉他以他爱琢磨的个性、加之又有经济的专业背景,做投资人最适合不过。

 

说起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关系,彭创打了个比方,他说对于创业者而言“我不是坐在‘桌子’的对立面,而是‘桌子’的旁边。”
 
这句话同时也道出了他的行事风格,帮助创业者解决问题、不给创业者添乱,“以一个创业者的角度来做投资人”是他的初衷。所以在遇到好的创业者时,哪怕项目不够完善,彭创都会尽力而为。和创业者一起想点子,共同完善项目发展模式。
 
在“投后管理”上,彭创后期跟项目“跟得相当紧”。微信群里的前几个群全是他和创业者的聊天记录,且他在意企业在真正面临两条道路的选择时,是否走向正确的方向。
 
创投圈“投后管理”的尺度很重要,把握不好容易引发创业者的反弹情绪。彭创会选择“聪明”的创业者,而这里“聪明”的定义有一半是“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,还要有自己的想法”。同时,他鼓励创业者提出自己的需求。
投后风格:要速度还是要命中率
 
投资人曾振宇本科是财会专业,但在大学时,他对形形色色的商业故事和企业家传记颇有兴趣,毕业后进了中国工商银行工作。几年后辞职,曾振宇开始向投资领域“漂移”,在磐锐投资基金做过一段中期投资。2007年10月加入DCM,到DCM后就扎进电商、O2O、云服务等TMT领域。
 
曾振宇的投资逻辑是十分注重大市场里、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型。且他们的的投资一般都会有5~10年的期限,也很少有苛刻性条款。
 
曾振宇特别认同“和创业者一起成长”的理念。谈及个人所擅长的做法时,他说大体可分为投前和投后两块。
 
投前基本逻辑就是:第一看市场,努力去搜寻那种具有大市场里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式和项目;二是选团队,选团队时主要注重两方面,首先创始人要足够坚强;其次是团队具备较强学习能力,投后则与被投团队互动频密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uoyanteam.com/161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