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身成长读书感悟200字(终身成长读书感悟1000字)

曾几何时,我是如此讨厌自己:

讨厌自己太争强好胜,看到身边的人比自己发展好就心生嫉妒;讨厌自己太在意别人的看法,一旦受到别人的负面的评价就悲观失落;讨厌自己太懦弱不努力,生怕努力后没结果丢了面子让别人看不起。

我深刻反思自己的这些问题,认为这是自身性格的问题,并为此深深的自责,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?

直到读完德韦克教授《终身成长》这本书,我意识到这个一直困扰着我让我痛苦不堪问题,并不是性格影响的,而是由对能力认知的思维模式影响的。

人与人为什么会有取得成就上的不同?

有的人认为能力是天生的、固定不变的,能力越大成就越大;有的人则认为能力是可以发展的,成就不同是因为背景、经历、学习方法及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而不同。第一类人的思维是固定型思维模式,第二类人的思维是成长型思维模式。

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在人和事上总是会一遍遍证明自己。他会推己及人的认为别人也会认为能力是固定的,他会不断跟别人比,从而证明自己比别人强,这是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,争强好胜的人往往又会自卑,因为他无时无刻的不在跟别人对比,难免不会不落下风。好胜与自卑就这样纠缠在一起,形成一种复杂的矛盾心理。

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还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,喜欢给自己和别人贴标签:我是个成功者,或他是个失败者。他们改变了成功和失败的定义:当他们成功时,他们会有一种凌驾于别人能力之上优越感与傲慢,并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,他们会认为我的能力比你强,我就应该与众不同、高人一等;当他们失败时,他们会把失败定义成了一种身份,认为失败是他们终身的标签,从而卑微、悲观。他们还认为别人的成功就是我的失败,从而嫉妒、愤恨。他们不接受失败,通常会为为失败找借口、责备他人甚至是欺骗来维护着自己虚伪的自尊。

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还改变了努力定义,他们要么不屑努力,要么惧怕努力。他们要么认为聪明的人无须努力,只有无能或者有缺陷的人需要努力;要么害怕努力,害怕努力之后没结果,为失败找不到借口从而证明自己是个天生能力不足的人。对他们来说,努力跟挑战是有风险的,他们喜欢做一些简单易成的事,让自己看起来成功,并一直幻想站在完美之巅,接受别人的朝拜。

而我恰好是固定型思维占主导的那类人。

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注重的是个体的成长,做最好的自己。他们认为能力是可以发展的,是可以通过学习成长的,他们崇尚成长,热爱工作与生活,成功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副产品;他们认为失败是一种行为,是成长的经历,虽然也会感受到痛苦,但他们会把失败当成总结经验的素材,他们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,接纳失败,不否定错误,不对自己下定义;他们相信努力,认为努力是积极、建设性的力量,是通往成功的关键,但不是唯一,他们认为缺点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的,努力不够是有风险的。

由此可见,固定型思维是固步自封的自我设限,它会限制人们的成就;成长型思维是超越可能的自我拓展,他会帮助人们发展能力、取得成就。

其实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是用来保护你的,它是的存在是为了让你感受到安全,只不过它用错了方法。所以我又重新审视了我性格中的好强、嫉妒、懦弱、虚伪,它们也是为了照顾我脆弱的心才出现的,它们的本意是护我周全,这样看它们也没当初的那么讨厌,但不管怎样它们违背了让心安宁的初衷。

所幸这些是可以改变的。

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固定型与成长型的混合。首先我们要接纳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,其次才是做出改变。我观察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,它是在什么情境下出现的?它是怎样影响我的思考、感受和行动的?我应该给它取个严肃的名字,譬如叫“保守”,好在它出现及影响我时及时警醒我:在思维与行为中间暂时间隔一下,并教育它和邀请它一起向成长型思维转变,让它支持我和帮助我。

改变是不易的,有些想法、观念、认知已在我们的大脑中运行了很多年。改变是痛苦的,我们得和自己的局限、脆弱、恐惧以及未知作斗争。但正如德韦克教授在书中所说,改变也许艰难,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。

王国维讲:最是人间留不住,朱颜辞镜花辞树。比起容颜的老去,停滞成长,才是最可怕的衰老。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,它无关年纪、无论何时。

三月的一本书《终身成长》,它给我带来的收获不是让我努力,而是让我相信努力,重获勇气、迎接挑战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uoyanteam.com/17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