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慧君_知乎,互联网没有记忆是谁说的?

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听过的这样一句话:“21世纪,不会电脑的人将是文盲”。“学电脑从娃娃抓起”。那个时候的我,听到大人讲这句话,真的是不以为然。

没想到进入21世纪,互联网真的铺天盖地,到了20年代的今天,智能手机都可以取代电脑,互联网无处不在。有多少记忆、有多少情怀在互联网中消失了?我们似乎已经想不起来。

小慧君_知乎,互联网没有记忆是谁说的?

有一本书叫《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》,作者是《纽约时报书评》主编帕梅拉·保罗,一个有着怀旧情结的男士。

这本书被《芝加哥论坛报》、《达拉斯晨报》评为2021年度十大好书之一,得到中国人发大学人气讲师董晨宇等人的倾情推荐。

书中记录了信息时代里,人们生活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变化,描写了100个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生活场景,语言现实又不失幽默,不自觉地把人们带入那段回忆。

小慧君_知乎,互联网没有记忆是谁说的?

首先是纸质版的文档已基本消失。

比如以前,有的机关人员是“快活似神仙,一张报纸看半天”,现在不用看报纸了,拿个手机就是一整天,想装文化人也不像了。

以前过节收到明信片、过生日收到贺卡、远方的亲人朋友寄来亲笔信都是令人开心快乐的事情。现在没有了,有电子贺卡、微信信息,分分钟就可以收到。少了一份期待。

以前照相馆照相有底片,有照片,拿回来还买个相册,认认真真地将相片四角贴上金边,装入相册。如今大部分就是电子版的,甚至还有数级美颜,少了一份真实的仪式感。

小慧君_知乎,互联网没有记忆是谁说的?

其次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活动也消失在互联网。

比如飞机上美丽的邂逅:以前人们出行,会左顾右盼,会主动交流,偶遇、艳遇的机会自然多,现在的人们一上飞机就是打开手机玩游戏、看新闻,眼里只有自己,喜欢远程联系,少了眼前的一见钟情。

以前人们喜欢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,现在不用了,互联网上大把的电子书。失去了许多书香感。

以前出门远行,路在嘴边,边走边问,现在不用了,导航APP全程搞定,方便了自己,但少了一个锻炼自己社交能力的机会。

最后,甚至还有一些思想行为上的意识在消失。

比如无聊和耐心的消失:

电子设备的普及、互联网上碎片化信息的泛滥、搞笑短视频的兴起,让一个人的独处不再无聊,一部手机就能驱散孤独。

每个人在生活、工作、消费、娱乐之余都会很快被网络信息吸引,与此同时,每个人的兴奋点被不断地提高,耐心也在不断地降低。甚至不惜花钱去VIP。

比如同理心和礼貌的消失:

以前人们的联系有书信、电话,有许多讲究。

而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,人与人之间的“联系”被“链接”取代。每一个具体的、有感情的人,在互联网上都沦为抽象而枯燥的数据链接点。“链接”消除了“远”,但是也摧毁了“近”。

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完全的无差别的机械式感受,人与人之间的“亲密”消失了,再也难以感受到“面对面的亲切”。

反倒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快,灾难、危险、坏消息等负面的东西会在第一时间让人立马感同身受,产生危机感,而可能会丧失人类同理心。

小慧君_知乎,互联网没有记忆是谁说的?

当然,不可否认的是,我们都是互联网的受益都。互联网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,在带走我们一部分情怀的同时,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生活和工作的方便。

比如远程办公、网上上课、网购。想象一下,疫情三年,如果没有互联网,我们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,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?是不是全部停摆了?那该是多么糟糕的局面。

总之,帕梅拉·保罗在《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》再现了消失的100个日常生活小情景。尽管那是让我们载满怀念的东西,但是它阻止不了时代进步的洪流。

我们在拥抱未来的同时,偶尔停下脚步,翻阅这份回忆,体味一份久违的情怀,未尝不是一种享受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uoyanteam.com/20533.html